找到相关内容17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谈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”之三

    文中我们也能够读到杨荣的祖辈积德行善的感人事迹。元朝末年。老百姓受饥荒无法存活。乡绅杨达卿储藏谷物很富。准备打开粮仓赈灾。但担心接受施舍的人有愧耻之心。于是指着某山对众人说:“有能够帮助我出力种树的人吗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4275790.html
  • 随笔禅话——谈因说果

    自然容易变得更健康,病痛与苦恼的机会,也就相对的大力减少。反之,一个为非作歹,有愧良心的人,由于经常感到紧张恐惧,焦虑不安,结果自然也就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和意外的产生。近年来,有些科学家实验,也证明了这种...

    秦孟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41779897.html
  • 关于弘法的几个忠告—益西彭措堪布开示

    自己正在转入善的方面还是转入恶的方面:第三是知惭有愧,就是依靠自己的善根力,或者运用佛法对照、反观相续,发现恶行后,以此为耻,这是知惭,害怕别人的谴责,内心羞耻,这是有愧;第四,畏惧恶行的异熟果报,心怀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弘法|佛教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5/2323569456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《二规教言论》讲记(4)

    另一方面不要被恶人所左右,当守持最高尚、最稳重的行为来利益众生。   正士高尚行为者,树根妙慧与稳重,   树茎有愧不放逸,树枝正直誓坚定,   树叶知恩为利他,树花信心发放施,   树果安乐...;没有稳重的话,即使有智慧也用不上。所以,此二者是最关键的,犹如树的根一样。   树茎是有愧和不放逸。树只有根而没有茎也不行,同样,一个人虽然有了根本,但所作所为没有惭愧心,也不以正知正念对治自己的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做人|世规|佛规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8/01/09455420428.html
  • 从四圣谛四弘誓愿

    佛道无上誓愿成」。  除此之外,在四阿含经中蕴藏四弘誓愿之思想的经文,俯拾即是,列举如下:  (一)众生无边誓愿度  「无量方便为彼说法,劝发渴仰,成就欢喜已,……有惭有愧,有慈悲心,饶益一切,乃至昆虫;彼于嫉恚净除其心。」(《中阿含?业相应品伽蓝经第六》)  「不惑苦、集、灭、道,……弃舍刀杖,有惭有愧,有慈悲心,饶益一切乃至昆虫,……彼于非梵行净除其心。」(《中阿含?王相应品鞞婆陵耆经第六》)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45941120.html
  • 有情──人类为本的佛法

    举经为证:《增含》〈惭愧品〉说:“以其世间有此二法,…不与六畜共同”。  《增壹阿含经》卷9(T02,p. 587, b7-14)  世尊告诸比丘:“有二妙法拥护世间。云何为二法?所谓有惭、有愧也。诸...是故,诸比丘!当习有惭、有愧。如是,诸比丘!当作是学。”  释义:惭愧是自顾不足,要求改善的向上心;依于尊重真理──法,尊重自己,尊重世间的法制公意,向“轻拒暴恶”、“崇重贤善”而前进。这是道德的向上心...

    释如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5247249.html
  • 觉囊派教法史(1)

    的其数不可思议的圣聚寺庙。佛涅磐后,阿罗汉大迦叶主持小乘佛教第一次结集,迦叶付法于阿难。之后次第由麻衣尊者、小护、有愧三人护持教法。在有愧尊者护持教法时期,毗舍离(广严城)比丘众行十非事,宣称十非事为...

    阿旺·洛追扎巴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5947735.html
  •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

    抑亦僧中之良史也。然而记词记事。班马拟以多惭。直笔直言。陈范方之有愧。始验琳公之草创。唯着美于一时。上人之润色。乃规模于万叶。弟子狄道李怀琳。与琮上人。志叶金兰。义符胶漆。虽缁素有隔。而嗅味颇同。爰因顶...。岂不然欤。详中舍人天挺之才。未若上人尽理之说。子期可惭于丧偶。颜生有愧其坐忘。可以息去取之两端。泯颠沛之一致。楚既得之齐亦未为失也。法师博物不群智慧无限。当今独步即日栋梁。既为众所知识。实亦名称普闻...

    唐 彦琮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1156506.html
  • 佛教的倒流

    成英曰:“老经幽秘,闻必具仪。非夫序胤,何以开悟?请为翻度,惠彼边戎。”奘曰:“观老存身存国之文,文词具矣。叩齿咽液之序,序实惊人,同巫觋之媱哇,等禽兽之?#092;术。将恐两关异国有愧乡 ( 卿,误...:“老经幽邃,非夫序引,何以相通?请为翻之!”奘曰:“观老治身沿国之文,文词具矣。叩齿咽液之序,其言 ( 辞 ) 鄙陋。将恐西闻异国,有愧乡邦。”英等以事闻诸宰辅。奘又陈露其情。中书马周曰:“西域有道...

    季羡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0162100.html
  • 從《羅怙羅經》來看佛法的教學

     05既出家已,受持淨戒,精勤守護別解律儀,軌則、所行無不圓滿,於微小罪深見怖畏,於諸學處能具受學。  a離害生命,棄諸刀杖;有慚有愧,具慈具悲,於諸有情,下至蟻卵,亦深憐愍,終不損害,畢竟遠離害生命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5540243.html